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向政府和消费者证明自己的质量保证能力,证明自己有能力提供满足客户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安全食品和服务,有利于开拓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也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生产安全食品和信誉水平的保证。
企业申请ISO22000认证应满足几个基本条件:
产品生产企业应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实体,产品有注册商标,质量稳定,批量生产;
二、企业应当按照GMP和ISO22000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企业在申请认证请认证前,ISO22000系统应至少有效运行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内审,并对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行为进行确认、整改和跟踪验证。
企业具备上述条件时,可以向有资质的机构申请意向。此时可以向认证机构索取公开文件和申请表,了解申请人必要的条件、认证程序、收费标准等相关事宜。此时,认证机构通常要求企业填写企业调查表和意向书(不同的认证机构对此有不同的要求)。申请认证时,申请人应当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填写申请表,并提交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SSOP、ISO22000计划等相关证明材料,供认证机构审核。
认证机构审查申请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如果决定受理申请,双方将签订合同;如果不受理,认证机构将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文件审查主要取决于企业编制的系统文件能否满足相关认证标准的要求,卫生标准控制程序(SSOP)能否满足GMP的要求,ISO22000计划是否合理,危害分析是否充分。
认证合同签订后,认证机构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审核:组成审核小组、文件审核、初步访问或预审核、现场审核前的准备、现场审核和提交报告。对于申请ISO22000认证的企业,还应进行产品类型检验。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对提交的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和产品形式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然后编制产品质量认证综合报告,提交认证机构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批,并做出是否批准认证的决定。颁发认证证书并对批准通过认证的企业进行注册管理。书面通知不批准认证的企业,说明原因。
认证证书注明被认证企业的名称、生产现场地址(如多个现场,应注明每个现场地址)、系统覆盖产品、审核依据标准和认证日期等。取得认证证书的企业应当按照认证证书和标志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使用证书,并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认证机构将根据规定的要求做出维护、暂停或撤销的决定。
食品企业通过认证后,还应接受认证机构的证后监督和复评。根据《基于ISO22000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实施指南》的有关规定,认证机构可以确定对认证企业基于ISO22000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监督审核,通常为半年一次(季节性生产在生产季节至少每季度一次)。如果认证企业对基于ISO22000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了重大变更,或者发生了影响其认证基础的变更,则需要增加监督审核频率。复评是对以ISO22000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在过去认证有效期内运行的又一次完整审核。认证机构每年对供应商的所有质量体系进行评估。